朱翊钧30年不上朝,为何朝廷依然牢牢掌控在他的手里?

腾讯网   2023-08-06 08:58:03


【资料图】

朱翊钧很任性,他在近30年的时间里,不出宫门、不理朝政、不郊、不庙、不朝、不见、不批、不讲,以至于一些后来进士及第的人,当了几十年京官,却不知皇帝长得啥样。不过奇怪的是,朱翊钧虽然30年不理朝政,但是朝廷中却没有出现过权臣专政的现象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朱翊钧由于从小受到母亲李太后的和大臣张居正的严格管教,造成了他有些叛逆的性格。尽管后来长大了,但是心理年龄却依然很小,逆反的性格却依然存在。他想要立自己的宠妃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,但是大臣们却认为他应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,由此引发了“国本之争”。而“国本之争”的结果就是朱翊钧30年几乎不上朝。照理说,如果皇帝比较软弱,必然有权臣出来接管,这在帝制社会是很普遍的现象。何况是朝堂上根本没有皇帝。可是为什么,万历朝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权臣呢?

其实,朱翊钧虽然不上朝,却并不表明失去了对朝廷的掌控。实际上,明朝发展到朱翊钧的时候,皇帝集权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。明朝刚建立不久,朱元璋就废除宰相,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。但这样一来,皇帝就会特别累。因此建文帝四年的时候,便设置了内阁,帮皇帝议政拿结果。内阁拿出结果后,就会写在纸条上交给皇帝作为参考,皇帝以此御批。然而后来的皇帝越来越懒,连御批也懒得写,因此从明英宗开始重用太监,在太监中设置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。秉笔太监帮皇帝御批上后,交给掌印太监盖章。只有掌印太监盖完章后,内阁议定的事情才能成为执行文件。也就是说,实际上没有皇帝,整个朝廷也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制衡机制。在这套制衡机制下,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或者太监能够独掌大权。

对于朱翊钧来说,他虽然不上朝,不和外臣接触,但是他却是一直和太监这样的内臣接触的。他可以从内臣那里,充分了解朝中大臣的动向。除此以外,明朝的特务机构是非常发达的,这些特务们监督着朝中大臣们的一言一行,可以随时向朱翊钧报告。如此众多的信息渠道,形成的结果是,朝臣不知道皇帝在干什么,但是皇帝却对朝臣们了如指掌。一旦朱翊钧觉得哪个大臣想做大,立马就会予以抑制,朝臣们根本连机会都没有。

实际上,朱翊钧不上朝,就是不想听到大臣们的反驳。大臣们没办法反驳,因此就只能接受,只能执行,这使得朱翊钧对朝廷的控制更强。到了最后,所有制衡机制都完成后,朝廷就可以自行运转,朱翊钧就算沉湎酒色,真正不理朝政,也出不了什么大事情了。

相关资讯
最新资讯